最近,一组情侣聊天记录引起热议。帖子是一个男生发的。
“我跟女朋友(相处)一年多了,感情很不错。平时她想要千把块的东西我基本没有说过不字,但是由于她刚刚成年,不想在经济观念上对她产生误导,因而今天她向我要X被我拒绝了,因为我答应她六月回国给她买,她现在就想要。”
他很纠结:“请问我该怎么做?”
女孩在上大学,男的也是学生,在国外留学。
男朋友问候“早安”,女生冷淡地“嗯”一声。
两人在这段关系中的地位,很微妙……
“嗯”完之后,女生倒也不绕弯子,直奔主题。
她想买iPhoneX,可是父母暂时不给买。于是,她就向男朋友要。
男朋友负担不起,表示可以资助一部分,但妹子拒绝了。她要现在就换。
男生妥协了,但内心很不痛快。这些钱是他打工赚来的,准备补贴生活,一部iPhoneX算不上刚需,他觉得这样的消费与他的收入不成正比。
这位男生仍然在想办法,发了长长的文字与女友沟通。看得出,无奈之余还是很真诚,只不过有点“唐僧”,对一个三观不同的人碎碎念这么多,真的不是浪费口舌吗?
然而,这一切在女友眼里全变成冷冰冰的两个字:抠门。聊天最后,这位姑娘简单粗暴来了一句“说到底你就是舍不得吧。”
有吃瓜群众就这件事给出一个神点评:
女的有病;
一大堆道理讲到后面,确实有点烦;
分了吧;
还有网友怒怼:“一个自私贪婪,一个好为人师,别出来祸害人了。”
不可否认,爱情需要经济基础才能落地,人比钱更重要,隔三岔五收到男友的礼物是美好的小确幸。但要量力而行,而不意味着女人可以拿恋爱当作筹码或工具,向对方无限索取。
泛滥的鸡汤文当中,有一款就是这个套路:不给花钱就是不够爱。
情节基本是,恋爱时男人没给女人花钱,结婚后果然过的很不幸福。
这样的鸡汤,真的很油腻。可是偏偏,无数女性将这个理论奉为真理。
“巨婴+公主”的心态,害了太多女人。从马诺到马蓉,从郭美美到翟欣欣,她们铺满物欲的路,走的其实并不畅快。
▲去年沸沸扬扬的翟欣欣事件
忍不住对姑娘说:想要什么,自己赚钱去买啊,找男友找父母,算什么本事?
何况,他能给你买,也能给别的女人买啊。女生最应该做的事,是尊重自己。给自己标价,自轻自贱,只能换来别人的轻贱。
对男生呢,借李碧华的一句话:若她爱你,不必讨好;不爱你,更不必。
有匹配的经济能力,怎么花钱都天经地义;自己尚未独立,还在被父母、男友养,那就得学着约束欲望。
无论男女,一旦你的欲望超过你赚钱的能力,那就会生活的很悲剧。
这件事,姑娘,你怎么看呢?